网上期货配资平台 2024年,中国汽车驶向“星辰大海”丨年度产业观察
网上期货配资平台
2024年车市之争,终于落下帷幕。
小米高调入局,理想、华为竞争白热化,“蔚小理”差距不断拉大……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40%,车企之间的“厮杀”更加激烈。
2024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,也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,彰显了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。
新的历史拐点,也让2024年的汽车产业呈现新方向和新业态。
“反内卷”、大佬直播、汽车出海、车企变革等纷纷成为今年汽车产业的关键词。2024年,我们见证了中国汽车驶向“星辰大海”,逐渐走向世界舞台,也见证了雷军、余承东等车圈大佬纷纷出镜直播,大宗商品营销也走向流量时代,也见证了全球汽车产业在进一步结构性调整下,为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趋势,谋得发展新局。
“价格战”与“流量战”
2024年,汽车市场蔓延了两场战役的硝烟,一场是“价格战”,一场是“流量战”。
汽车市场的“价格战”,比亚迪一句“电比油低”的口号打响了“第一枪”,而且这颗价格“子弹”整整飞了一年。
“价格战”的背后,不仅仅是存量的博弈,更是对市场的话语权的争夺,是产品价值力的体现。
不过,“价格战”也对汽车产业带来了伤害。
乘联会数据显示,1-10月的汽车行业利润3758亿元,同比下降3.2%,汽车行业利润率4.5%,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.1%的平均水平,处于历史低位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指出,今年“价格战”导致1-8月整体汽车市场零售损失1380亿元。
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,“下半场”以价格战开场,但只打价格战没有未来,最终要以技术战和价值战决胜。
这也促使“反内卷”成为今年汽车产业的重点关键词。
从今年7月,中央首提“要强化行业自律,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”,12月再提“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,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”,多次提及“反内卷”,是从未出现的现象。
而对于“反内卷”的讨论,在6月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达到顶峰,吉利、长安、蔚来等多家车企高管相继发声抨击内卷式恶性竞争。
“无穷无尽的内卷,简单粗暴的价格战,其结果就是无序竞争。”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直接开炮。
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强调,“中国汽车产业一荣俱荣,最后不可能只剩下一两家,一定是集体的成功,不可能只是一家企业成功”。
为何“反内卷”声音上升?
“反内卷”定调,旨在建立更加高效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,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,促进车市健康发展。
而汽车产业另一场新的战役,则是“流量战”。
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下,汽车产品营销出现新的发展趋势。传统大宗商品也搭上“流量经济”的快车,以“个人IP”打造全新营销传播体系。
尤其是车圈大佬纷纷走进直播间,“大网红”成为汽车产品营销的关键词。
12月12日,华为余承东开设抖音账号,瞬时冲上热榜第一,目前粉丝数已突破300万。而跟他并肩堪称车圈流量“双雄”的雷军,也是今年车圈最热的“红人”,在今年的北京车展、广州车展都成为行走的流量包。
从没有任何一年,汽车如此依赖“个人IP”的营销,传统大宗商品进入流量时代。
正是雷军、余承东们“铺天盖地”的流量,促使越来越多车企高管开始走到镜头前。
传统车企“掌门人”开始出镜“带货”,钻进驾驶室开启直播、发视频与网友互动。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在直播间表示,正在学习运用新的互联网思维与消费者互动,“这也逼着我这六十多岁的老汉都出来直播了”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指出,流量正在成为生产力,成为生产要素。
车圈大佬直播不仅为品牌降低营销成本,提升营销效率,更是一种深化品牌形象,拉近与用户距离的新方式,提升用户粘性,加强对品牌认可度。
正所谓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“流量经济”的时代下,汽车作为传统大宗商品,一样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,改变营销方式,才能获取最大化利益。
“走出去”与“走进来”
在车市存量博弈的当下,淘汰、厮杀、存亡成为汽车行业主旋律,从整车企业到上下游面临紧迫抉择裹挟,生死关头就在眼前。
这也促使了“变”,成为2024年汽车产业的关键词。
2024年,不少车企选择了“变”,有的向内而变,有的向外改革。
大型车企选择重整体制机制,进一步整合资源,缩减成本,打造更深刻的结构性调整,谋得发展新局。
近日,日产和本田宣布计划明年6月签署合并合同,三菱也在考虑是否加入——如果三大汽车制造商合并,将一举成为全球销量第三的巨型车企集团。
广汽在广州车展宣布开启三年“番禺行动”,将资源全部投向一线。“如今汽车市场进入跳跃式发展阶段,我们需要的是整合资源集中发力,才能直击发展要害,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。”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。
多家车企选择整合资源,减少内耗,用“瘦身”应对竞争,本质上是追求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。
而对于跨国车企,对于中国市场更深的思考则是“本土化”。“从中国市场来,到中国市场去”,跨国品牌也有了新的发展答案。
而自主品牌,选择将改革的步伐向外拓展,获得增长空间。今年1-11月,我国汽车出口达584万辆,同比增速23%,继去年超过日本后,有望第二次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。
在世界各地,都充满了中国汽车的身影。这意味着,中国汽车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,正在逐渐变成现实。
以新兴市场为亮点的多元化结构优势,是今年中国汽车出海的成果之一。
年初,比亚迪的第一艘滚装船“探索者1号”起航,12月3日,以生产基地“常州”命名的滚装船驶向欧洲,截至今年10月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,相比2023年底为70多个。10月14日,广汽集团发布了“欧洲市场计划”,将于2028年实现全欧洲市场覆盖。
凭借完整、高效且具有成本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不仅在发达国家市场站稳脚跟,更在新兴市场抢跑,西欧、南欧、东南亚和拉美市场各有亮点。
更为关键的是,中国汽车品牌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战略有了全新升级,呈现“全链出海”的协同作战,摸索着“反向合资”的模式创新。
今年5月,零跑汽车与欧洲车企Stellantis 集团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,展示了一波技术输出“本土化”。12月,中国的动力电池集中进行海外市场大比拼,国轩高科、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纷纷海外建厂,中国汽车产业链集体出海,正在成为新的趋势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拱千舒
摄影:南方+记者 王俊涛
海报设计:吴颖岚
统筹:郭小戈网上期货配资平台